任正非没说错,关于华为存储芯片业务,美企拒不断供

在美对华为实施芯片禁令之初,任正非就表示:有些地区(国家)不卖给我们零配件,双方都会受到伤害,我们的产品销售可能会减少,但他们卖的也少了。华为不是上市公司,业绩下滑点没什么大不了的,可他们的财务报表如果不好看,股价就会下降,那股东和投资人就该坐不住了。

事实证明“芯片断供”的确是把“双刃剑”。不过,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,不仅投资布局了重资产芯片制造产线,而且还顺手创建了两套震惊全球的软件操作系统,鸿蒙和欧拉!

反观美芯片市场,在巨大的反噬下苦不堪言,就连通用与福特两大车企巨头接连宣布停产,而高通、英特尔、ADM等芯片巨头也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,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这些美企纷纷递交面向华为等中企的自由出货许可。

这足以说明大部分美企都不待见所谓的“芯片禁令”。而近日更是有消息传出,存储芯片设备供应巨头希捷,拒不执行美国方面下达的断供华为存储业务的指令。

为何会突然涉及到华为存储业务呢?

众所周知,在移动芯片供应链被切断之后,华为最能提供营收的手机业务被拦腰折断。为了生存下去,华为方面迅速转变了业务重心,加大了在其他领域的部署,其中就包括同样营收不俗的存储芯片业务。

据公开资料显示,从去年至今,华为存储业务市场份额涨幅高达约30%,期间陆续超越了不少竞争对手,如今已飙升至全球第三,在国内市场稳居第一。更重要的是,其增长率仍保持着高效攀升,按照这个势头,华为成为全球最大存储巨头只是时间问题。

很显然,华为再次触碰到了“某些人”的“敏感神经”,华为的强大实力让其感到不安,所以,希望能够针对性地实施断供,而希捷作为目前华为存储业务最大的设备供应商,自然就成了美“点名”的对象。

在2021年10月27日,美相关部门表示:美主要的数据存储设备供应商希捷(Seagate)继续向华为公司出售硬盘驱动器,违反了相应的出口规定。言外之意就是要求希捷终止对华为存储业务的供货。

美企拒不断供

然而,万万没想到的是,希捷方面公开否认了这一说辞,并明确表态:公司向华为所提供的固态硬盘等设备并非是在美本土生产,所以并不应该受规则约束,而且我们并没有违反规定,所以更不需要所谓的“出口许可证”

不得不佩服希捷的魄力,敢于正面硬刚的美企,或许也只有它这么一家了。不过,最终的结果目前还不好盖棺定论,毕竟以老美的行事风格,想让其妥协也并不容易,而且如任正非所说,美不是想打疼华为,而是想把华为打死。

至于希捷为何会站在华为这边,绝对不是因为所谓的公平贸易原则,更不是因为它是真心地想帮助中企,而这一切都源于利益。

要知道,在东芝以及西部数据这两家公司不在向华为提供存储业务的支持后,独揽华为订单的希捷,其股价暴涨了86%,由华为公司所得到的年营收多达千亿,更重要的是,在华为订单的支持下,希捷可以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存储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。

现在看来,任正非果然没说错。希捷拒不实施断供就是不想看到自身的业绩报表受到影响,而导致股价的下滑,以及股东与投资人的不满。

写在最后

换个角度来看,不管最终希捷能否抗住压力,是否能与继续与华为合作,我们都必须要未雨绸缪了。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说:放弃幻想,核心技术是买不来、换不来、求不来的,只有手中有粮、才能心中不慌。

好消息是,如今国内市场已经认识到了掌握核心自研技术的重要性,在硬盘业务方面更是积累的深厚的基础,即便希捷此刻宣布断供,国产企业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替代,而最终受到损失的必然只会是美企。

发表评论